3月27日,2018年的建筑市場和監督工作重點正式宣布。關鍵內容每年只有一個時期,小編將從一個全新的視角,分析解釋,關鍵的選擇、提取和整理,僅供參考。如果你是做項目,一定要讀,它將幫助您了解政府的國家建筑市場管理的想法,也許能幫助你看到建設政策趨勢和未來方向!
一、從“標準”到“管理”
2017年版指出“簡化企業資格標準”,2018年“要點”指出“簡化企業資格管理”。雖然這個詞很差,但毫無疑問,“管理”的范圍更廣,包括資格標準的改革和市場準入限制。換言之,這是從“概念化”向“業務化”的轉變,即更明確地提高資格水平,并合并一些專業承包資格。
二、強化“四庫一平臺”監管
2018年工作重點明確提出:依托國家建設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資質動態監管,省級平臺應覆蓋各省市建設市場日常監理業務。國家建筑市場監督公共服務平臺(即“四個倉庫、一個平臺”),將企業數據、注冊人員數據、工程項目數據和誠信信息數據連接起來,找到各種企業數據,并通過四個倉庫進行傳遞。形成監管“網絡、管理一條龍”的信息監管目標。
三、強化建筑市場清出
這一內容在2017和2018被提及。近兩年來,國家住房建設部取消了十多家取得資質的頂級和一級資質企業,主要是因為“資質欺詐”。因此,只有加強市場清理,掃除“僵尸企業”和錢包公司,實現優勝劣汰,才能清理原有資源,消除建筑市場長期籠罩的陰霾。
四、實地核查工程業績
2017年11月,住房和建設部在“關于實施建筑企業資質審批試點方案的通知”中明確表示,有關企業的業績均得到現場核實。因此,2018年,將研究制定“企業績效現場驗證管理措施”,進一步規范現場驗證行為。
五、資質證書電子化
2017年,建筑和管理部提議推廣資格申請,審查電子證書;2018年,推廣電子證書。目前,浙江省等地已經開展了相關試點工作,旨在“弱化企業素質,加強個人實踐”、“真刀”和“真槍改革”。
近年來,住房建設部不斷合并和簡化專業承包資格,以創建“信用”為核心的新型行業監管體系。然而,資格的改革已經導致了整個身體。如何進行有效的改革已經成為一個難題。蕭邊首先拋磚引玉,談到自己的觀點:1。建立完善的建筑業信用體系;2。強調對企業的聲譽和業績進行評估,允許“信譽好”的企業承接超資質的項目。通過這些改革,信用被放在每一個建設者的心中,信用是為企業鋪平道路的基石。